孩子因读不懂书而沮丧,该如何引导?
当孩子因读不懂书而沮丧时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:
一、理解孩子的情绪
首先要对孩子的沮丧情绪表示理解和认同。可以蹲下来和孩子平视,用温和的语气说:“宝贝,妈妈知道你现在因为读不懂书很难过,这是很正常的,不要着急。”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,从而缓解焦虑情绪。
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,让他们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有父母在身边支持。
二、解读原因
阅读能力方面:如果是因为识字量少、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不足等导致读不懂,可以考虑从基础的识字和阅读理解训练入手。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识字游戏,像玩汉字卡片,一面是汉字,一面是图画,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加识字量。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绘本,和孩子一起阅读,在阅读过程中,逐字逐句地解释,帮助他们理解文字的含义和故事的内容。
书籍难度方面:可能是所选的书籍超出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。这时需要重新评估孩子的阅读水平,为他们挑选合适的书籍。可以参考孩子的年龄、年级以及平时的阅读习惯来确定书籍的难度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,可以选择带有大量插图、文字简单且篇幅较短的童话故事;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,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相应主题的简易章节书。
缺乏兴趣方面:如果孩子对书籍的主题不感兴趣,也会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理解程度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解读他们感兴趣的话题,然后寻找与之相关的书籍。孩子喜欢恐龙,就可以找一些关于恐龙的科普读物、冒险故事等;如果孩子热爱童话,就挑选不同版本的经典童话集或新创作的童话故事。
三、激发动力
设定小目标:将阅读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,让孩子在逐步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。一本书可以分为若干个章节,每天阅读一个小章节,读完后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奖励,如一颗小星星、一个贴纸等。当积累到一定数量的小星星或贴纸时,可以兑换一个孩子心仪已久的礼物。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,从而更有动力去继续阅读。
榜样示范:家长要以身作则,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,让孩子看到阅读是一种享受和乐趣,而不是一种负担。可以在孩子面前谈论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,分享其中的有趣内容和心得体会,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。也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家庭阅读活动,如周末的亲子阅读时光,大家各自选择一本喜欢的书,然后坐在一起安静地阅读,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。
四、鼓励坚持
肯定努力:当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但仍然努力尝试时,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。可以说:“你今天虽然读得有点慢,但是你一直都很认真地在尝试,这就已经很棒了!坚持下去,你会越来越棒的。”强调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,让孩子明白只要坚持不懈,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。
分享经验:给孩子讲述一些名人或者身边小伙伴通过坚持阅读取得进步的故事,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,但只要不放弃,就能够取得成功。可以讲海伦·凯勒在失明失聪的情况下坚持学习,最终成为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的故事;或者讲述班级里某个同学一开始阅读也不好,但通过每天坚持阅读,后来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的例子。这些真实的故事能够激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,坚持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