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时需就医评估是否为ADHD?典型症状有哪些?
一、何时需就医评估是否为ADHD(注意缺陷多动障碍)
1. 学习方面
当孩子在学习上持续出现困难,比如在学校里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讲,经常走神,做作业时小动作不断,边做边玩,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较长时间(如超过6个月),严重影响学习成绩,就需要就医评估。孩子在课堂上总是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,容易分心去关注窗外的动静或者手中的文具等,做作业时也常常会被周围的事物吸引,导致作业完成效率低下,错误率高。
2. 行为方面
如果孩子过度活跃,在不适当的场合也难以安静下来,比如在需要安静的教室、图书馆等场所,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,不停地跑来跑去或者大声喧哗。并且这种行为模式具有持续性,不是偶尔一次的表现,同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,就要考虑就医。孩子在课堂上经常未经允许就离开座位,在课间休息时也无法安静地进行活动,总是处于一种躁动不安的状态。
3. 社交方面
当孩子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,如很难和同伴进行正常的互动交流,经常打断别人说话,或者因为自己的冲动行为而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,而且这些情况频繁出现,可能是ADHD的信号。比如在集体游戏中,孩子不能耐心等待轮流,总是抢先或者干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过程。
4. 情绪方面
若孩子情绪不稳定,容易激动、发脾气,并且这种情绪问题和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等症状同时存在,也需要就医检查。孩子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,而且在发脾气之后也很难平静下来专注于其他事情。
二、ADHD的典型症状
1. 注意缺陷症状
注意力不集中:这是ADHD最核心的症状之一。患者在学习和游戏等活动中,往往难以保持注意力。例如在做作业时,容易被周围无关的刺激吸引,像窗外的鸟叫声、电视的声音等。他们在听课时也容易走神,脑子里会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,如课外的趣事或者想象中的游戏场景。而且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不同的场合都会出现,包括在学校、家里等。
粗心大意: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粗心的情况。比如在做数学题时,会忽略题目中的关键信息,如单位换算、括号等,导致计算结果错误。在整理书包或者文具时,也会丢三落四,忘记把重要的书本或者文具放进去。
2. 多动症状
活动过多:患者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,总是会不停地扭动身体,摇晃椅子。在课堂上,他们可能会在座位上踢腿、晃腿,手里也总是摆弄着东西,如橡皮、铅笔等。在课间休息时,他们会像“小马达”一样不停地跑动、跳跃,很难有安静的时刻。
冲动行为:表现为在没有听完别人的问题或者指令时就急于回答或者行动。例如在课堂上,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,他们就抢着回答,而且答案往往是不正确的。在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时,也不能遵守游戏规则,比如在排队游戏中会插队,或者在需要轮流的游戏中抢先行动。
3. 其他症状
学习困难: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等症状的影响,患者在学习新知识、完成作业等方面会出现困难。他们可能需要花费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,但是效果可能仍然不理想。例如在学习拼音、识字等基础知识时,会比同龄人学得慢,而且容易遗忘。
神经发育异常表现:部分ADHD患者可能会伴有一些神经发育异常的情况,如精细动作不协调。他们在系鞋带、扣纽扣等简单的精细动作上会比较笨拙,跑步或者其他体育活动时也可能会姿势不协调。
如果怀疑是ADHD,应该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儿科、精神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