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“家庭会议”让孩子参与耐心相关的决策?
以下是一些通过“家庭会议”让孩子参与耐心相关决策的有效方法:
一、会前准备
1. 确定主题与目标
明确本次家庭会议要讨论的耐心相关决策主题,例如制定家庭阅读计划(需要孩子耐心阅读)、规划家庭手工制作活动(考验孩子在制作过程中的耐心)等。将主题写在纸条上或者用投影仪展示出来,让孩子提前知晓会议的大致方向。
2. 收集信息
家长可以提前了解一些关于培养耐心的方法和案例,比如从书籍、教育网站或者向其他有经验的家长咨询。也可以让孩子说说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校中遇到的有关耐心的情况,例如在课堂上等待回答问题时的感受,或者在做游戏时因为缺乏耐心而出现的问题等。
二、会议过程
1. 营造氛围
选择一个舒适、安静的环境来召开家庭会议,比如在客厅摆上一圈柔软的抱枕,让大家围坐在一起。会议开始时,家长可以用轻松愉快的语气介绍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关于耐心的决策,强调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都很重要,鼓励孩子积极发言。
2. 引导讨论
以清晰简单的方式向孩子解释什么是耐心以及为什么它很重要。“耐心就是当我们想要一样东西或者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能够静静地等待,不着急。就像我们种花,不能每天把花挖出来看看它长高了没有,要慢慢等待它自己生长。”
然后提出具体的决策事项。如果要制定家庭阅读计划,可以说:“我们希望每天都有一段固定的阅读时间,这样可以帮助大家养成耐心阅读的习惯。你们觉得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呢?是晚上睡觉前半小时,还是吃完饭后的一个小时?”
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,可以用举例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。比如问孩子:“如果你有一堆积木,你想搭一个很大的城堡,但是你刚搭了一点就不想搭了,那怎么能让自己有耐心搭完呢?是让爸爸妈妈一直陪着你,还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,比如先搭好城墙?”
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,可以让他们参与讨论如何监督和评估耐心培养的效果。“我们可以做一个耐心打卡表,每天记录自己在需要耐心的事情上的表现。你们觉得这个打卡表应该有哪些内容呢?是只记录有没有发脾气,还是也要记录完成一件事情花费的时间比之前缩短了没有?”
3. 鼓励表达与倾听
当孩子发表意见时,家长要认真倾听,给予肯定和鼓励。比如孩子说希望在周末的下午进行家庭阅读,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更有精力,家长可以回应:“你这个想法很不错,周末下午大家都比较放松,确实很适合一起阅读。那我们来看看在这个时间段怎么安排会更好呢?”
也要引导孩子倾听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。如果孩子之间或者孩子与家长之间有不同意见,不要急于否定,而是大家一起讨论每种意见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。一个孩子想通过比赛的方式来培养耐心,比如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安静地拼图,而另一个孩子觉得比赛会让他更紧张。这时可以讨论比赛规则是否可以调整,比如不以速度为主要评判标准,而是以完成的质量为重点。
三、会后总结与执行
1. 总结决策
会议结束后,和孩子一起总结出最终的决策结果。经过讨论,确定了家庭阅读时间为每天晚上7 - 7:30,阅读的图书类型由家庭成员轮流选择。把这个决策写在纸上,贴在显眼的地方,比如冰箱门上或者孩子的房间门口。
2. 制定执行计划
根据决策结果,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。如果是家庭手工制作活动,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,并且安排一个合理的时间表。比如每周日下午进行手工制作,提前一天提醒孩子,让他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。
3. 反馈与调整
在执行过程中,定期开展家庭会议来反馈执行情况。经过一个月的阅读计划执行,发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还是容易分心,没有达到预期的耐心培养效果。这时可以再次召开家庭会议,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,是阅读的书籍太难,还是阅读环境太嘈杂等原因,然后根据反馈调整决策,比如更换更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,或者找一个更安静的阅读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