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手工课孩子应付了事如何鼓励?

当孩子在学校手工课上应付了事时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鼓励:

一、了解原因

1. 沟通:和孩子耐心地交流,询问他们为什么在手工课上会应付。也许是因为觉得手工太难,自己无法完成;或者是对手工课的主题不感兴趣;也有可能是周围的环境让他们不能专注于手工制作。孩子可能会说:“老师要求做的手工太复杂了,我怎么也做不好,就不想做了。”

2. 观察:在手工课前后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情绪。如果在手工课上孩子总是心不在焉,可能是被其他事情吸引了注意力,比如教室外的动静或者和同学的聊天。如果是这种情况,可以和孩子讨论如何提高专注力,如提前准备好材料,减少外界干扰等。

二、激发兴趣

1. 展示手工成果:给孩子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,无论是在书本上、网络上还是手工展览中。让孩子看到手工制作可以达到的艺术高度,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作欲望。展示一些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创意手工,像用易拉罐做的帆船模型、用旧衣服做的玩偶等。

2. 结合兴趣点:将手工课的内容与孩子的兴趣相结合。如果孩子喜欢动漫,可以引导他们在手工课上制作动漫角色的相关手工,如制作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的纸雕、黏土人偶等。如果孩子喜欢自然,就可以让他们用树叶、树枝等自然材料制作手工,如制作一个树叶拼贴画或者鸟巢造型的手工。

3. 讲述手工故事: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手工制作的故事,比如传统手工艺人的传奇故事。像讲述苏绣艺人花费多年时间绣出精美的作品,或者木匠精心打造家具的故事。这些故事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手工制作的价值和意义,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匠心精神。

三、积极反馈

1. 肯定努力:当孩子在手工课上有一点积极的表现时,就及时给予肯定。哪怕是孩子只是认真地开始动手了,或者尝试使用了一种新的材料,都要给予表扬。可以说:“你在手工课上今天很认真哦,我看到你一直在努力地做,这真的很棒!”

2. 关注过程:不要只看重手工课的最终成品,更要关注孩子在制作过程中的创意和尝试。如果孩子在制作过程中有独特的想法,即使最后没有完全实现,也要给予鼓励。比如孩子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组合材料,虽然成品看起来不太完美,但可以表扬他们说:“你这个组合材料的主意真的很新颖,很有创意呢!”

3. 展示作品:如果孩子完成了手工作品,不管质量如何,都要给予展示的机会。可以在家里专门开辟一个区域展示孩子的作品,或者让孩子把作品带到学校和其他同学分享。这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重视,从而更有动力去做好手工课。

四、提供支持

1. 材料准备:帮助孩子准备好手工课需要的材料。如果手工课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,提前和孩子一起收集。比如手工课要做一个简单的小房子模型,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纸盒、彩纸、冰棍棒等材料。这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们手工课的支持,也能让他们在课堂上更有信心地开始制作。

2. 技巧指导:如果孩子在手工技巧上有困难,家长可以在课后和孩子一起练习。孩子在手工课上需要学会编织,但总是掌握不好方法,家长可以在课后和孩子一起学习编织的基本技巧,如教孩子如何打结、如何织上下针等。通过这种方式,让孩子在课后能够弥补课堂上的不足,增强他们在手工课上的自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