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类APP的“成就系统”(如勋章、排行榜)是激励还是干扰?
阅读类APP的“成就系统”,如勋章、排行榜等,在激励与干扰方面均有一定作用,具体如下:
激励作用
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: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,人们有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。成就系统中的勋章是对消费者阅读行为的一种认可和赞美,排行榜则能让消费者看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,满足消费者的自尊心和成就感,使消费者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,从而激励他们继续阅读。
激发消费者竞争意识:排行榜的存在会激发消费者的竞争意识,促使消费者为了获得更高的排名而增加阅读量或阅读频率。这种竞争机制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潜力,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,以超越其他消费者或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。例如微信读书的阅读排行榜,会让消费者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而努力阅读。
提供明确目标和动力:成就系统通常会设置不同等级的勋章和任务,这些明确的目标任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清晰的努力方向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,逐步完成这些任务,获得相应的勋章,这种阶段性的目标设定能够让消费者在不断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,获得持续的动力,进而保持对阅读的热情。
增强消费者粘性和留存率:当消费者在阅读类APP中获得了一些成就,如勋章或较高的排行榜名次时,他们会对这些成就产生一定的情感依赖,并且不舍得放弃已经积累的成果。这就增加了消费者对APP的粘性和留存率,使消费者更愿意长期使用该APP进行阅读。
干扰作用
可能导致过度关注排名而忽视阅读本身: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过于关注排行榜上的名次,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追求更高的排名上,而忽略了阅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。阅读可能会成为一种单纯的任务或竞争手段,而不是一种享受知识的过程,从而影响了消费者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吸收。
造成部分消费者的挫败感:对于一些阅读能力较弱或时间有限的消费者来说,看到自己在排行榜上处于较低的位置,或者难以获得高等级的勋章,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。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对阅读的积极性,甚至导致他们放弃使用该APP。
存在虚拟成就感的风险:成就系统所带来的成就感主要是一种虚拟的、基于数据和排名的认可。如果消费者过于沉迷于这种虚拟的成就感,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实际的成就动机和行动力,仅仅满足于在APP中的虚拟荣誉,而忽视了自身在知识储备、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提升。